2021 前端工程師面試心得(DBS/瑪克多)

Kuma Chen
14 min readApr 30, 2021

--

前言

想到自從當了前端工程師後,好像也沒有分享過面試經驗。雖然現在離找到工作已經過了快一個月,就趁著還有記憶的情況把還記得且覺得還蠻有趣的面試經驗寫下來分享。

這次面試的其實只有寫到兩家,主要原因是因為離開上一份工作的兩周後就找到心儀的工作了,其次是過了快一個月我令人堪憂的金魚腦也都忘了差不多(汗

到底該找什麼樣的工作,這是思考首位

像是我這次會想找,開發自家產品的,或是系統很有特色的前端職位
所以基本就排除了大多駐點跟接案公司,以及後端/全端職缺(履歷太斜槓真的收到不少後端的缺)。

其實也可以去比較一下這些公司、職位、性質上有什麼差別,我也都是問過身邊的工程師朋友跟自身的經歷才比較確定自己會想找什麼樣的工作,或是想開發什麼系統。

我第一次、第二次找工作的時候,也都是會把面試排滿的情況,後來想想XD其實也有點浪費時間。與其排好排滿不如認真比較那些公司,然後只挑選有興趣的面試,剩下時間拿來惡補(?

個人背景

非常斜槓的經歷


考不上遊戲系➡️進了私大資管
打算繼續遊戲夢,畢製當了遊戲企劃+美術(?)➡️覺得履歷即將完蛋,大四下就跑去上了BuildSchool(就沒去實習了)BuildSchool主力在全端及後端➡️發現前端也有一些設計觀念,所以想當網站設計或UIUX第一份工作-內部系統開發
以為做設計寫CSS➡️寫Vue包畫面設計跟PM
(除後端幾乎一條龍)
第二份工作-自家產品的系統開發
Vue職缺進去➡️一個月變成寫Angular,也需要負責出一些API,也用Razor寫比較小的專案
(除設計畫面幾乎一條龍)

基本上前面兩間公司1.5年的經驗加總已經算是包辦過一條龍了。變成一種看起來好像等級不錯,結果從戰士到法師技能都點,但每一個技能都點不到太強只是堪用的超斜槓狀態。

不過現在湊齊了Vue跟Angular,似乎再來個React跟flutter好像也不錯(被揍

面試心得分享

(面試時間是2021年3月到4月)

1.瑪克多(Angular)

醫療影像相關產品,新創但有獲上市櫃投資,產品主要客群是醫院。

Web 軟體工程師 (web software engineer)

管道:對方透過104邀請

面試流程:

  • 第一階段,討論技術與職涯經歷
  • 第二階,人格特質了解及薪資確認
    (第一階段過了才會進第二階面談)

#第一階段,討論技術與職涯經歷

面試官會帶你了解他們公司的產品、目前開發的系統,公司環境跟開發流程,然後讓你操作提問過後就會發考題給你,一段時間後要會議室進行自我介紹跟技術討論環節。

在進會議室前我是把系統上每個功能都按了一次。對於裡面的資料也有提問,像是某個頁面為何顯示的是患者的名稱而不是這份病歷,或是為何這邊的設計會呈現這樣而不是設計成另一種形式,然後一邊把一些關鍵字寫下來。

基本上產品開發的時候蠻需要對系統設計有一定的想法,畢竟雖然多半是由PM設定項目,但是其實有時候還是要清楚什麼樣的系統設計是好的,以及這些設計的目的何在。

然後就是會議室環節,要討論的考題如下:

  1. 從他們公司系統延伸,寫出系統路由設計跟Layout/page規劃
  2. 技術題,如果你的系統有以下需求(條列式一些項目)要怎麼安排在架構裡。

基本上我會拿出以往專案經驗去分析說我做過的部分是怎麼安排在框架裡

一些像改寫第三方library也會提問「為何會有這樣的考題,是現有的系統需求嗎?」之類的(因為改寫第三方library或套版通常是一個坑)

基本上過程算是一來一往的問答,不會的也就直接說不會然後請教他們通常都是怎麼做的。

#第二階,人格特質了解及薪資確認

基本上就是公司文化了解跟福利制度了解,以及薪資。也問了一下RD部門的合作方式,如何解決問題及如何評估要完成的工作,加班狀況。

被問到排不排斥新技術跟後端,因為他們也有系統要用React,但我可能前面經歷太斜槓了覺得這沒什麼太大的問題w

心得:產品吸引人,撇除工作上可能需要看到一些手術影片畫面不過畢竟客群是醫院,所以我認為這很正常。

(題外話:我在玩他們的系統時候選了一個達文西手術,面試官還說:天啊這個手術畫面好多血…XD)

可能需要支援部分後端及也要使用React,不過看到他們的產品真的還蠻有趣蠻想嘗試的(因為身邊有念醫學院的朋友,一想到自己開發的東西朋友以後可能有機會用到,感覺就很有趣)。

不過公司的福利相較一般新創來說比較少,但有職員認股計畫。

#結果:一個禮拜後,感謝函

之後也有大概問了一下面試過程有什麼可以再加強跟建議,得到蠻有用的回覆,也分享給大家。

面試也可以利用螢幕或白板之類的工具協助現場表達,有時候面試也是一場表演,交談過程可以多觀察觀眾是否能夠充分理解你的表達。保持對工作與公司的企圖心,不懂的地方發問,有特別熟悉的經驗也可以多闡述,這樣會有助於增加雙方的理解,不只是公司面試求職者,也是求職者面試公司。

2.DBS 星展銀行(React)

外商銀行,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

基本上是收到信才知道有這份職缺,個人對銀行業並不是很熟,所以問了一下對DBS狀況了解的人。

A:有印度部門跟新加坡部門,基本上是跨國合作。
B:我唯一認識在DBS工作的,英文非常強。

有鑑於本人英文非常糟糕……所以一開始就抱持著郊遊的心態去嘗試看看,
畢竟唯一沒寫過的三大框架就是React,或許第一階就會刷下來之類的……XD這樣的想法,然而意外撐到了最後的環節。

Web 前端工程師/ Frontend Engineer

管道:信件/簡訊

一定要講一下,應徵前端結果沒考過線上測驗的朋友日後還收到相關訊息的簡訊,還蠻好笑的。
(友:難不成還要叫我再去考一次線上測驗嗎wwww)

面試流程:(約一個月)

  • 第一階段,Complete coding test
  • 第二階,Sonru Interview
  • 第三階,Phone Interview
  • 第四階,Coding Warrior Challenge Event
    (Coding Warrior Challenge Event也有兩階段(上午場/下午場)
    上午場通過才會進入到下午場階段)

#第一階段,Complete coding test

信件中連結會轉跳到hackerrank的測驗網站,也有說明建議在兩周內完成測驗。

總之我想說銀行都是用Angular喜孜孜的點開,發現標題是沒寫過的React一秒嚇得關掉視窗:J……

幾天重新想起,就先用了一下測驗模擬,然後決定還是來看一下React的官方文件,30分鐘後就去考試了。

測驗題目約30還40題單選,2題JS程式題。
多數為React考題,部分HTML跟CSS及JS,都是基礎概念等級。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是一題Canvas(雖然知道,但這是我第一次碰到有公司考這個的)

整體偏易,因為以前寫過Vue發現了幾個熟悉的關鍵字XD
就推敲出React也是單向資料流,所以沒遇到太多問題。

程式題一題是最小公因數問題,一題LeetCode有看過但忘記是哪個題號。
因為考題全英文看的時候花了一點時間,結果程式只寫完一題......還忘記加限制(測試只通過一部份)

測驗完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收到測驗結果
後來在glassdoor上資訊才知道要達前25%成績才可以進下一階。

#第二階,Sonru Interview

錄影面試,得到一階通過信下面就會附錄影面試連結。
一周內完成,4題英文面試題

  • 自我介紹一下你自己
  • 什麼原因促使你投遞這個職缺
  • 你有什麼優勢
  • 剩餘時間,可以對前面三題進行補充。

因為過往資訊太少,最後是在glassdoor上看到別人分享考題資訊,也間接得知原來台灣是第一次採用這個環節(原來是白老鼠??!!)

前面也提到過本人的英文程度不好......所以準備的方式非常奇葩,在爬過glassdoor後也問過了解外商的朋友,知道大概不會考到技術面的問題。最後就把測試錄影的題目+glassdoor上分享的題目都擬了一份稿。

前前後後擬了12題左右的英文稿,然後試著背下來,雖然最後則是設置便籤貼在視窗上方XD(要全背下來太難了),一邊盯著鏡頭一邊時不時看著畫面的稿回答。

接著就是靜候通知。我是一周後進行Phone Intervew的。

#第三階,Phone Interview

這簡直是一場意想不到的突擊。

4/1,我永遠記得在愚人節上午,躺在床上被電話吵醒XD
(因為當時是裸辭工作,直接睡到9點多)

電話另一頭是主管階級,一開始是聊聊個人簡歷,以及為何離開前面的工作,專案經驗跟使用過的技術。

對方:「欸看到你履歷沒有寫過React也,而是vue跟angular。」我:「我有看到你們考試平台職缺是REACT,所以我有做一些練習。」
其實當時還在看鐵人賽文章惡補......
(很意外之後還被問到開過API的部分,還問說那JAVA呢,等等等我應徵的是前端挖)

然後,燈愣

對方:「我們接下來用英文面試吧。」我:「诶?!」
  1. 英文自我介紹
  2. 通常怎麼學新框架跟語言
  3. 履歷上有設計UI/UX的經驗,方便談論一下都怎麼實做的。
  4. 是非題,但我覺得他好像是問說跟第三題有關的內容,敘述句太長基本上聽到後面已經忘記整個題目了只回答yes(完蛋
1.(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內容)
2.通常會去github找別人的side project,然後研究怎麼寫的,然後複製或重新設計一份
3.我是用 Miro做線框圖以及用先線框圖做討論後 Adobe XD做簡易模型
4.YES???(題目太長聽力消化不良QTZ)

總之覺得應該會完蛋(畢竟回答的零零落落,搞得像是遭遇了愚人節玩笑),然而7天後收到了CWC的挑戰通知,並被安排於該週五進行挑戰活動。

#第四階,Coding Warrior Challenge Event

這個階段資訊真的太少,我一開始收到信前都在準備惡補React XD......
腦中大概想到的CWC是像俄羅斯方塊大逃殺一樣一個一個窗暗掉最後剩30個人,然而是團體面試報告,有點出乎意料。

不過當過Yahoo!實習生的朋友跟我分享說他之前實習面試也是這種方式進行的。

總之內容算是大家一起討論系統設計的部分,可以列出會使用的技術/系統框架/使用者行為......諸如此類,最後要做一個15分鐘的簡報。

此外還有線上的適性測驗題目及信件中的其他問題需要回信,大致上是這樣。

【題目】設計銀行語音助理

是人生從沒設計過的系統,該怎麼辦呢?

一些不經意的經驗也會有拯救你的時刻,不要小看每一次人生體驗

【技術】

除了一些原本就有的參考資料(像是其他銀行的語音助理)
之前在BuildSchool教過我們用LUIS結合LINE BOT,結果就剛好派上用場。
(可以使用在訂單識別上
例如:大冰奶➡容量:大杯,冷熱:冰,品項:奶茶)

而另一個則是曾經談過外包項目的公司,剛好也了解到有一門技術是SSML
(增強使用者體驗,把文字轉化成語音進行回覆)

應該還需要語音轉文字吧~

銀行要考量資料落地:Azure是雲端服務,雖然也有提供落地資料中心但服務可能沒有,所以最後CWC討論上最後則改為自己設計語音識別

【UI/UX】

因為考量到轉帳步驟比較多,最後選了看匯率的功能做。
(饒了我吧,不是設計師不想畫那麼多張......)

畫之前有去看過DBS的手機銀行APP,發現都是用金色跟深紅以及黑在做設計的,但考量到紅色做主體可能過於刺眼,就改用他的金色當主色系,弱化的紅色為輔色左圖:上方-搜尋列及語音按鈕/中段-過往回紀錄(含語音轉文字紀錄)/底部-快捷問題
右圖:上方是使用者輸入的語音轉文字/中段-系統判斷問題後給予的回應及使用者回饋問答/底部-語音按鈕
老實說會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與其他銀行的語音助理做出區別,但美中不足的大概是左圖的語音按鈕位置及右圖的位置不同,但所幸右圖該區塊是使用者的語音轉文字,比較不太會誤觸其他功能,不過可能還要在把區塊放大比較好。另一個是右圖陰影範圍設定太廣,看起來很像懸浮一大塊,但懶癌發作就沒再處理了XD

【PPT】

好的簡報可以有效地輔助你說明設計理念,或是更容易讓人深植印象

我還準備了一份PPT模板,其實設計模板並不會花上太多時間,新版的PPT有設計發想的功能,其實非常方便。

大學做簡報的經驗談就是有些東西其實蠻花時間的,實際CWC上給予的時間只有45分鐘,也順便先畫了一下初步的系統設計。

最後就是預留了一些使用者模式/如何排除人工錯誤/流程圖 的空白投影片空間。(本來是也打算把流程圖先畫好,但總覺得會害其他人沒事做就沒做了XD)

反正因為我待業很閒所以......對。

Coding Warrior Challenge Event 當日

【上午場】

當天加我一共6個人一梯進行視訊面試,有三位Local的主管及一名HR

6人中算是,2前端2後端2手機開發,這樣的比例分配的。

一開始也會請大家自我介紹,彼此認識,介紹今天活動流程--上午場是跟Local主管,下午場則是跟海外部門的主管。
工作經驗從10年~6個月都有,蠻訝異有比我年輕的XD我還以為我會是最資淺的。
(不過年齡的確是最小的)

之前在Dcard上也有看過其他人對CWC的經驗分享,早也有預期其他人不一定會對題目準備(畢竟大家也只是來面試,不一定會需要投入那個多成本在特定職缺上)

candidate:「你還準備PPT?花了很多時間吧?!」我:「還好啦,其實按一按挑喜歡的就有了......」「好啦,反正我很閒......」

不過XD可能是脫離大學還沒有很久,其實也還記得怎麼做團體報告,大家也都很聰明都會善用線上文件處理跟討論。

在報告中展現自己的能力也很重要,但實際上團體報告是一種合作,還是要讓每個人都需要發揮的空間。

報告結束後三名主管就會各自提出一個問題

  • 簡報設計的問題(流程圖跟系統設計)
  • 趕案子期間能不能接受加班
  • 因為會與印度跟新加坡 Team合作,可以用英文講述一下你的想法

總之最後一題太臨時,只能講得非常簡短,當場GG。Q.Q

不過一開始就是抱持著來郊遊的心態參加面試的,能走到那麼後面也蠻意想不到的。

#結果:感謝函?

最後被HR拉進私人窗,裡面有我跟另一個半年經驗的前端,以為要一起發感謝函。但沒過多久HR又把人拉走最後剩我一個人在私人窗,一陣子後HR跟主管都進來小窗裡......

我oO(發感謝函的預感了吧......不過通常應該只需要HR處理?)HR:「雖然你沒有進入到下午階段,但我們的主管有其他事情想跟你討論。」我:「?!」主管:「雖然你的英文能力能力還沒辦法達到那個部門的要求,但我們覺得你在CWC的表現上讓我們訝異,我們這邊還有一些local的工作,不知道你對維運工程師有沒有興趣。有興趣的話,可以再約時間了解一下工作內容......」

不過我個人還想繼續往系統開發的方向走,就現場婉拒了這個機會。

#結果:感謝函,得到了維運工程師的面談機會,但最後婉拒。

總之DBS的面試也終於結束了,這大概是我第一間超過二面的公司。
希望下一次找工作時也有更多這樣的面試機會,也期望到時候的自己具備相應的能力足以應付挑戰。

💪💪💪一起加油吧!

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幫到其他人,也謝謝你們耐心地看到最後~

--

--

Kuma Chen
Kuma Chen

Written by Kuma Chen

一路斜杠到不行的前端工程師。好像不是點了什麼技能,而是還有什麼技能沒點的🧙‍♂️Code 👨🏻‍💻

Responses (1)